三亿体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运营模式创新实践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3-12-21 17:59

  三亿体育针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,分析德国“双元制”及其本土化实施经验及应用,探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定位及运营模式,以及莱茵科斯特“双融制”模式的实施与推广。

  作者介绍:崔智(1976—),男,德国莱茵科斯特集团总经理,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,淄博市政协委员,淄博市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;张振中(1959—),男,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区首席培训官,原江苏太仓舍弗勒公司大中华区高级培训经理。

  自1985年引进德国“双元制”职业教育模式以来,我国职业教育不管是培训理念还是培训质量都有了很大变化和提升,但由于国情的不同,我国主要还是一种“双元理念、学校主导”的模式,即理论和实训全部由学校承担,如图1所示。

  近年来,党和国家反复强调职业教育要“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”。虽然多数企业对参与职业培训的意愿仍普遍不浓,但在我国政府的积极推进下,广大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仍在全国风生水起。目前校企合作的形式很多,但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种:一是“冠名班”,即职业院校以某个企业为班级命名,往往是企业偶尔派几个工程师到学校做几次讲座,有的企业给学校提供有限设备和奖学金;二是校企共建产业学院,笔者认为这是当前相对完善的一种“校企合作”,但作为“产教融合”还有很多困难有待解决。至于“冠名班”,在笔者看来只能是一种“公司宣传”和“捐赠”,并不是职业教育所需要的真正的“校企合作”,更谈不上“产教融合”。

  “校企合作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,不拘于双方签一个“协议”,企业到学校做几次讲座、提供一些设备、设立奖学金等。职业教育更需要的“校企合作”是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,真正参与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,如工程师亲自承担实训课程,并将企业管理、生产流程、专业标准等纳入培训计划等。

  关于“产教融合”目前有很多解释,从应用的角度上讲,笔者认为“产教融合”首先应该是助力学生尽快“掌握生产技术”和“融入职业发展”。所以,“产教融合”不仅仅是在生产设备上培训(掌握生产技术),更是在生产过程中体验“企业化管理”(融入职业发展),如企业文化、生产流程、设备维护、产品意识、质量意识、安全意识、环保意识、团队意识和沟通意识等。

  产业学院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一种创新办学模式,在国家宏观政策支持下蓬勃发展,但各自的运营模式各不相同,基本处于探索阶段,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规范。在这种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下,参与共建的企业“招工模式”决定了企业的参与深度,也直接影响产业学院的“运营模式”。下面分三种情况进行分析:

  1.招生招工一体化。也称“招生即招工”,即学生入学之前企业启动如下招聘流程:一是组织学生(有条件的也包括家长)参观企业(也称“企业开放日”,不是必须的一步);二是企业宣讲,介绍企业文化、企业在行业的地位、产品技术、员工发展、工作岗位、工作地点以及福利待遇等;三是学生自愿报名(学生选择企业,这一点非常重要,决定学生的职业意向和未来工作稳定性);四是企业面试和考核(企业选择学生,这一点也同样重要,决定企业用人计划、用人决心和信心,也决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深度)。

  如果参与共建的企业录用产业学院的全部学生(或达90%以上),企业在这种招工模式下必然会深度参与其员工的培养,例如:企业培训师将主导实习培训,并愿意将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核心技术转换成课程体系教给学生;有实力的企业还会投入固定资产和运营成本助力产教融合。这是最理想的校企合作,即“学校承办、企业主导”的运营模式,这里的“企业”既是生产企业,也是用工企业和培训企业。但难点在于:如果产业学院培训容量每年新招200人,招生招工一体化就很难实现(其原因限于篇幅不展开分析),因而这种模式在中国并不可行。

  反证一下,假设“招生招工一体化”能够全部实现,那么企业宁可将“产业学院”建到企业内,与生产车间在一起并改名为“培训中心”(TrainingCenter):理论教学由学校承担,学生体验校园文化(相当于母爱);实训则由企业主导,学生体验企业文化(相当于父爱)。只有这样,学生才能真正接受完整的职业培训和完整的“父母双爱”,这其实就是德国“双元制”的运营模式。而“双元制”模式,是可以实现真正的“产教融合”的。

  拓展思考:如果在企业内建职业学校如何?过去在计划体制下,国营企业举办技工学校或职工大学就是如此。招生即招工,理论和实训全部由企业承担,企业投入培训成本要超过德国“双元制”。特别是在现实情况下,招生人数大于招工人数,学生毕业后还有一部分到其他企业(甚至是竞争对手)去工作,自然就违背了培训企业的利益,不符合经济规律。因而,企业建学校并不是最佳的做法,而且很多企业建的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相当薄弱。

  进一步拓展思考:如果将企业搬到学校来又如何?这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。一般情况下,一个正规的企业是不会将生产转移到企业视线以外的地方去的,因为脱离了质量监控和企业化管理。现实中有很多小型企业因厂房、电费和房租等缘故,很愿意将部分产品放到学校去生产,笔者见到过很多这种所谓的“校中厂”实际上就是一个小作坊,几乎没有企业化管理,也谈不上5S,学生到这种地方实习几乎没有规范和标准可学。当然也有些企业搬到学校后也能做到像本企业一样严格管理,但这样的企业几乎与学校完全隔离,学校除了收取房租费其他什么好处也没有得到,而相反地校园文化被破坏、培训面积被减少。换句话说:学生直接到正规企业实习,更加规范,也更加简单。

  2.常规招生。即产业学院选择学生,是以“学生报名、学校确认”的方式。参与共建的企业不确定录用人员名单,自然也就没有启用招聘流程。企业的这种招工模式决定了它参与职业教育不会很深,充其量与前述“冠名班”相似,即“学校承办、学校主导、企业选择性参与”的运营模式。这种运营模式与当前一般的职业学校模式没有什么区别,学校最终选择的大部分都是“成绩好、表现好”的学生,而这些学生却往往正是最不愿意到企业一线去工作的人。于是,培训结束后,成功与失败并存。

  3.部分学生“招生招工一体化”。由于产业学院培训容量比较大,参与共建的企业只能录用部分学生,大部分学生与常规招生的模式相同。这种“招工模式”下,企业不会接受将产业学院设在企业,企业的产品技术也不会用于教学。于是,产业学院设在校内,管理模式以校园文化为主,企业参与度较浅,如投入部分设备和有限的培训,实训主要是以学校老师为主,即“校企共建、学校主导、企业参与”的运营模式,这种模式存在以下困难:

  困难之一是培训师胜任力,由于学校主要是高学历的理论老师,难以胜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(即高技能人才)的实训;二是培训设备,与企业生产有很大差距,而且理论老师缺乏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经验,导致大量设备不能正常运行,降低实训效率;三是运营成本,国家提供的运营成本只能用于普通岗位培训,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至少还需增加100%的成本,对此并无承担方;四是培训环境,在学校实训学生无法体验企业化管理,产教融合得不到全面落实;五是培训责任,为谁培训?对谁负责?企业与教育部门出现了责任错位;六是目标定位,就业导向的学生完成毕业考试后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就算完成任务,至于到哪里去、干什么、能不能干,都听天由命;七是课程体系,国家统一的教学计划,缺少贴近企业生产的培训;八是评价体系,培训考核缺少第三方(用工企业)评价。

  综上所述,我国当前的学校主导培训模式大致可以胜任企业80%的普通岗位需求,若要承担其余20%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则还有很多困难,所以,我们必须建立一个“特种兵”培训基地,即“产教融合实训基地”,亦即那20%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。

  1.未来企业人才需求及需要解决的问题。笔者认为“产教融合实训基地”主要针对20%的高技能人才培养,而对于80%的普通岗位,当前学校主导的一般职业教育模式完全可以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,不需要通过这种专门的“产教融合实训基地”,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产教融合的范围和难度,便于重点打造20%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。见表1:

  2.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运营模式创建。当前学校主导的职业教育模式(国家行为)继续运营;德国“双元制”模式(企业行为,只有如舍弗勒公司、博世公司等在中国运营的少数德企)继续保持;而笔者经过36年“双元制”实践所创建的双元制本土化模式(地方行为,如图2所示),即在每一个产业园由地方政府出资搭建一个“产教融合实训基地”(也称双跨培训中心,以下简称“基地”),基地按照“双元制”职业教育理念(以下简称“双元理念”)运营。

  第一元:政府搭建+学校承办。当地政府出资在产业园搭建“基地”(包括房屋和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),并将使用权交给当地某一学校管理(避免国有资产流失),学校是基地和设备的所有者,同时负责基地的招生和理论教学,理论教学在学校进行,学生尽情体验校园文化。

  拓展思考:如果采用“混合所有制”出资搭建“基地”会如何?这要看参股单位的“成分”和“动机”。如果参股单位既是生产企业,又是用工企业,为了培养本企业的高技能人才(不是为了盈利),这种“混合所有制”其实就是德国双元制跨企业培训中心运营模式,值得推广,但在中国实际运营出现很多困难。如果参股单位不是生产和用工企业,而是为了盈利而来的投资公司,那么这种“混合所有制”是没有可持续发展性的,因为职业教育只有投入而不能盈利。

  第二元:企业参与+公司运营。这里的“企业”是当地生产和用工企业(以下简称为企业,或生产企业),但不直接培训,这类企业主要任务是生产,因为大部分中小企业缺少培训理念,更没有培训经验,也没有很大的意愿,所以这里只要求它们“参与”即可;当然也有少数企业有理念、有经验、也有意愿,但学生毕业后“离职”成为压垮企业培训的最后一根稻草(这也是“双元制”在中国不能推广的主要原因),所以,要求“企业主导”做职业培训非常困难,特别是要求产教深度融合更不现实。于是,出现了“公司运营”,这里的“公司”指的是“生产企业和培训企业”,简称“公司”或“培训公司”。那么,这种“培训公司”与当前很多正在参与职业教育的“培训机构”有何区别呢?

  (1)培训公司:首先,培训公司至少应是省级“产教融合型企业”,并具备研发—生产—销售—服务—培训的全套功能,如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。实训过程全面实施企业化管理和企业化思维的产教融合,随时更新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装备,能真正做到贴近企业生产培训。培训公司主要靠培训所支撑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和服务获取利润,培训本身并不盈利。

  (2)培训机构:培训机构师资来源主要是高职院校资深教师,也有少量来自企业的资深讲师;培训机构的师资局部力量一般比较强,培训质量有所提高。但由于大部分培训机构不具备生产能力,没有企业背景,所以思维方式和培训理念基本与学校相同,很难实现产教融合和贴近企业生产培训。培训机构的盈利模式主要靠节省培训成本的方式,这本身不利于培训质量的提高。

  1.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莱茵科斯特”)是山东省“产教融合型企业”,其培训优势体现在以下多方面:

  (1)企业/技术背景。莱茵科斯特具有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和服务等生产企业全套功能,具备企业背景、技术背景、生产能力、产品工艺、质量意识、安全意识、环保意识等满足产教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。

  (2)职业教育背景。莱茵科斯特多年来引进并实施德国“双元制”职业教育,与多个中高本学校合作(跨学校),与多个国内外企业合作(跨企业),在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,具备产教融合企业资质。

  (3)专职培训师团队。莱茵科斯特充分发挥德国资源,建立了中德人才交流互培机制,形成了以“泰山产业领军人才”为核心,中德权威专家为智库,来自国内外著名企业实践专家、工程师/技师并经过国内、国外中/长期培训后形成的研、产、教三位一体培训师团队126人,具有很强的行动能力,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。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德国专家团队6人、中国核心专家团队10人。

  (4)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营。莱茵科斯特具备企业化思维的“基地”设计、建设、实施和管理的全功能团队,到目前为止在全国已建和在建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十多个,覆盖北京、深圳、沈阳、武汉、株洲、常州、青岛、淄博、潍坊、泰安及周边地域,为辖区智能制造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、职业发展、提供硬件及体系支撑,以及智能制造前沿技术示范、推广和产业升级等咨询服务,助力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。

  (5)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培训设备开发与生产。按照工业4.0能力要求,开发并生产智能生产线等生产/培训设备,将高技能人才培养落实到实处。到目前为止莱茵科斯特已在国内完成8条工业4.0标准产教融合智能智造柔性生产线和若干条中、小型智能智造生产线的研发和生产。这些生产线涵盖了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、MES工厂制造执行管理系统、工业互联网、工业5G、大数据分析、数字孪生、工业机器人、AGV运输、自动化控制等新技术。

  (6)培训体系开发。莱茵科斯特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对相关课程的“行动体系”,即“课程体系模块体系行动地图培训方法培训载体活页教材”等一整套体系,按照工业4.0能力要求全面开发。行动体系开发是高技能人才培养、培训师能力提升、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。

  (7)德国元素,国际合作。培训设备、培训体系、教育模式、管理风格等来自德国标准,融于中国(本土化),服务全球(打造中国品牌)。莱茵科斯特总部位于慕尼黑,全球研发中心位于伊瑟隆,与多家德国国家级机构、世界500强企业、隐形冠军企业建立了全方位、深入的合作关系。

  (8)教育产业生态链形成。从“双元制”模式引进,到体系开发、人才培养、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、第三方评价、德国职业资格证书认证、人才就业服务、企业员工培训、学校师资培训、企业设备转型升级、技术转移等形成教育产业生态链,保证了莱茵科斯特盈利模式和可持续发展。

  2.莱茵科斯特的“双融制”职业教育模式。根据前面对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的几种模式分析,“企业主导”和“产教融合”都存在诸多困难三亿体育。事实上,企业每天生产压力都很大,生产设备是根本没有时间用于职业培训的。为此,莱茵科斯特创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“双融制”模式,如图3所示。

  首先,莱茵科斯特既是“生产企业”,也是“培训企业”。如莱茵科斯特在淄博的总部和青岛的分公司,一楼车间一半(5000平方米)用于生产,一半用于培训,内部即自然形成了“产教融合”,简称“内融合”。

  其次,莱茵科斯特与多个中高本学校合作(跨学校)按照“双元理念”,全面承接实训课程,与学校融合(外融合1),真正做到了“公司运营”;同时,与当地多个企业合作(跨企业),提供人才服务和设备转型升级、员工培训,技术转移等工业服务;莱茵科斯特通过工业服务与生产企业融合(外融合2),随时更新新技术,并随时根据生产企业的需求,研发贴近企业生产的“行动体系”(即:实训课程体系和实施方案),莱茵科斯特与学校和企业的融合称为“外融合”,架起了校企双方产教融合的桥梁,有效解决了校企产教融合的困难。莱茵科斯特内部产教融合和外部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,简称“双融制”模式。

  由此可见,“双融制”是吸收了德国“双元制”精髓并经过实践验证、符合地方产业发展、符合生产企业利益、符合培训公司愿望的创新模式,因而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。